急著填滿時間卻更空虛?工作跟生活都要學會留白的藝術
你在喝茶,還是在品茶?
你有過想努力振作,卻怎樣都振作不起來的時候嗎?
我有,而且最近正在遭逢這樣的處境。並且發現,不論是教練或心理諮商都最愛拿出來說的「自我接納」,在一個人接二連三遭受打擊的時候,是難以應用的。

文章授權:名日文化/文:教練未來/Future Coaching


你在喝茶,還是在品茶?

 前些日子,邀請遠道而來的國外夥伴搭乘貓空纜車上山,品嚐包種茶。當茶湯送上時,他們端起茶杯,還未等茶湯適口,便急忙一飲而盡,隨即再度斟滿。其他夥伴見狀,也趕緊舉杯飲盡。


 看似大家都「有」在喝茶,但所感受到的,卻更像是為了避免等待中無話可說的尷尬與焦慮,而不斷用泡茶與喝茶的連續動作,填補那段空白。


突如其來的空閒,反而令人不知所措

 在工作中,總被專案時程追著跑,每一步都緊密銜接,彷彿唯有不讓時間空轉,才能顯得自己努力。當面對停頓、等待或暫時的空白時,往往感到尷尬、緊張,甚至空虛,欲言又止卻也無言以對。我們執著於追求結果(像熊貓的肚子),卻常忽略了過程中那杯茶湯的香氣與溫度。


書法的藝術:留白

 書法講究章法,像被譽為天下第一草書的《自敘帖》,正是透過黑與白的相互襯托才展現出藝術之美。若少了留白,再精彩的筆劃也難以展現氣韻。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也像一件件交織出的藝術品,只是多半著眼於那些「黑色線條」,卻少有習慣去看見、甚至擁抱那些被襯托出來的空白。

提問,開啟內在的對話

 在職場或教練服務中,有時我一句提問,對方會陷入長時間的沉思,彷彿時間靜止。其實,那是他正在與內心對話,走入從未踏足過的領域,觸動從未思考過的神經。無論是被迫停下、刻意安排,或是生活中突如其來的空白時刻,都值得被好好珍惜——它們是邀請你與自己對話的絕佳機會。


為自己,留下一點空白

 茶,需要留白,才能品出層次;人,也需要空白,才能看見自己的美好。留白,不是停滯,更非空轉;而是讓時光與你同行,在醞釀中累積屬於你的底蘊與厚度。


文章作者

教練未來 Future Coaching

「我又不是運動員,為什麼需要教練?」假如人生是一場比賽,教練就是和你一起發掘優勢、創造最大價值的那個人。也許你會說,人不應該為競爭而活。然而這場專屬於你的人生賽局,比的不是勝負,而是精彩;贏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你可以不求輸贏,但不妨全情投入。無論你想要當明星球員、MVP、救援投手、候補選手甚至是啦啦隊,教練都會協助你綜觀全局、探索資源,找到最適合你的位置、成為你最喜歡的樣子。

訂閱名日文化

第一個了解所有最新消息、療癒活動資訊與趨勢的人。

想振作卻振作不起來的時候,「自我接納」有用嗎?
接納包容自己或許是正確第一步,但下一步我們更需要的卻是「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