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非常短暫,會是亞斯伯格還是ADHD?醫師教你如何分辨
亞斯伯格 與 ADHD 乍看之下有些相似之處,也有兩者都具有的特質
亞斯伯格與ADHD乍看之下有些相似之處,也有兩者都具有的特質,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一些差異。

文章授權:名日文化 /文: 周伯翰醫師的大腦身心保健園地


亞斯伯格與ADHD乍看之下有些相似之處,也有兩者都具有的特質,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一些差異。

  1. 過動

  2. 不專心

  3. 衝動

  4. 語言

  5. 人際關係

  6. 自我堅持

  7. 感覺


ADHD有可能會發生

過動:不分場合,隨時都很好動
不專心:注意力容易分散,專注在單項事物上的時間很短暫
衝動:無法靜下心來等待
語言:雖然可能會比較聒噪,很快與旁人開啟以自我為中心的話題,但就交談上的流暢度而言並不會不自然
人際關係:行為容易招致周圍的反感而衝突,但基本上與同年齡的小孩可以建立起恰當的人際互動關係。
自我堅持:不會對事物產生極端的執著與堅持
感覺:不會產生極端敏感、或極端遲鈍的感受

亞斯伯格症有可能會發生

過動:當不了解現場的情況或規則時,可能會出現過動情形
不專心:對喜歡的事物會非常專注,但若是不感興趣的事物就無法集中精神
衝動:無法靜下心來等待,也無法掌握推測周遭的狀況,會因為臨時想到而突然採取行動
語言:會使用困難的詞彙講出早熟發言,自顧自的講自己要說的話,可以掌握字義表達自己的意思,但無法理解比喻或幽默的發言
人際關係:以自顧自且粗神經的方式與人互動,某些孩童無法好好表達,一味按照別人的話來行動,看起來個性隨和好相處
自我堅持:感興趣的範圍很小,卻會深入鑽研,會花費龐大的時間來搜集自己感興趣的資訊及細節。
感覺:在聽覺、視覺、觸覺方面會展現出極端敏感或極端遲鈍的表現。
其他:經常表現笨手笨腳(發展性協調障礙)的模樣





文章作者

周伯翰醫師的大腦身心保健園地

周伯翰院長是台灣唯一擁有美國與日本第一學府留學經驗的精神科醫師,是一位臨床、教學、研究三方面兼具的傑出醫師。曾經前往哈佛大學與東京大學進修,多次受邀到日本精神醫學會議演講,留美期間獲聘於哈佛大學從事研究工作。

訂閱名日文化

第一個了解所有最新消息、療癒活動資訊與趨勢的人。

歐美國家失智症發生率正以十年13%速度下降!超前部署就從現在開始
在歐美國家失智症的發生率,正在以每十年13%的速度正在快速下降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